(源自年報 2024)
二零二四年 |
二零二三年 |
|
收入 |
2,519,987 |
2,255,903 |
銷售成本 |
(2,052,682) |
(1,821,205) |
毛利 |
467,305 |
434,698 |
利息收入 |
34,017 |
22,510 |
其他經營收入 |
36,048 |
31,607 |
銷售及分銷開支 |
(131,161) |
(107,756) |
行政開支 |
(99,840) |
(72,458) |
貿易應收及其他應收款項之減值虧損 |
(7,042) |
(26,615) |
其他經營開支 |
(159,159) |
(125,469) |
經營溢利 |
140,168 |
156,517 |
利息開支 |
(51,470) |
(30,993) |
分佔一間聯營公司業績 |
24 |
8 |
除稅前溢利 |
88,722 |
125,532 |
所得稅 |
(15,399) |
(21,357) |
年內溢利 |
73,323 |
104,175 |
以下人士應佔: |
||
本公司權益股東 |
42,189 |
69,702 |
非控股權益 |
31,134 |
34,473 |
年內溢利 |
73,323 |
104,175 |
每股盈利(人民幣元) |
||
基本 |
0.097 |
0.180 |
攤薄 |
0.097 |
0.180 |
二零二四年 |
二零二三年 |
|
年內溢利 |
73,323 |
104,175 |
年內其他全面收益╱(開支)(除稅及重新分類調整後) |
||
將不會重新分類至損益之項目: |
||
按公平值計入其他全面收益之股本投資-公平值儲備變動淨額(不可撥回) |
165 |
(1,411) |
其後可能重新分類至損益之項目: |
||
換算功能貨幣並非人民幣之實體之財務報表之匯兌差額 |
752 |
304 |
年內其他全面收益╱(開支) |
917 |
(1,107) |
年內全面收益總額 |
74,240 |
103,068 |
以下人士應佔: |
||
本公司權益股東 |
43,106 |
68,595 |
非控股權益 |
31,134 |
34,473 |
年內全面收益總額 |
74,240 |
103,068 |
二零二四年
|
二零二三年 (經重列) |
|
非流動資產 |
||
物業、廠房及設備 |
1,095,044 |
1,154,766 |
無形資產 |
227,487 |
241,470 |
商譽 |
201,589 |
201,589 |
於聯營公司的權益 |
152 |
4,178 |
指定為按公平值計入其他全面收益(「按公平值計入其他全面收益」)的股本證券 |
3,730 |
3,536 |
按公平值計入損益(「按公平值計入損益」)計量的金融資產 |
33,312 |
24,768 |
定期存款 |
125,000 |
45,000 |
已抵押存款 |
35,000 |
35,000 |
遞延稅項資產 |
16,582 |
19,800 |
1,737,896 |
1,730,107 |
|
流動資產 |
||
存貨及其他合約成本 |
227,182 |
194,854 |
數字資產 |
8,311 |
10,016 |
貿易應收及其他應收款項 |
1,397,586 |
926,982 |
定期存款 |
29,649 |
264,125 |
銀行結餘及現金 |
861,904 |
944,863 |
已抵押存款 |
403,659 |
91,833 |
按公平值計入損益(「按公平值計入損益」)計量的金融資產 |
- |
2,950 |
衍生金融資產 |
- |
82,041 |
流動負債 |
2,928,291 |
2,517,664 |
貿易應付及其他應付款項 |
740,065 |
390,823 |
合約負債 |
55,946 |
62,219 |
銀行貸款 |
424,602 |
176,543 |
衍生金融負債 |
- |
2,654 |
租賃負債 |
2,757 |
6,137 |
應付所得稅 |
6,322 |
10,455 |
1,229,692 |
648,831 |
|
流動資產淨值 |
1,698,599 |
1,868,833 |
總資產減流動負債 |
3,436,495 |
3,598,940 |
非流動負債 |
||
銀行貸款 |
1,037,417 |
836,366 |
遞延收入 |
909 |
882 |
租賃負債 |
934 |
3,917 |
遞延稅項負債 |
14,143 |
19,202 |
1,089,403 |
860,367 |
|
資產淨值 |
2,347,092 |
2,738,573 |
資本及儲備 |
||
股本 |
362,849 |
295,000 |
一般儲備 |
327,378 |
315,149 |
股份獎勵計劃儲備 |
(2,778) |
- |
特別儲備 |
(478,026) |
(6,017) |
公平值儲備 |
(5,329) |
(5,494) |
匯兌儲備 |
(803) |
(1,555) |
保留溢利 |
1,358,586 |
1,328,626 |
本公司權益股東應佔權益總額 |
1,561,877 |
1,925,709 |
非控股權益 |
758,215 |
812,864 |
總權益 |
2,347,092 |
2,738,573 |
綜合損益表項目的重大變化之解釋如下:
收入
本集團截至二零二四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止財政年度(「二零二四年財政年度」或「報告期間」)的收入由截至二零二三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止上一個財政年度(「二零二三年財政年度」)約人民幣2,255.9百萬元增加約人民幣264.1百萬元或約11.7%至二零二四年財政年度約人民幣2,520.0百萬元。
於二零二二年七月完成對南京掌御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南京掌御」)及上海掌御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上海掌御」)(統稱「掌御公司」)的收購後,掌御公司於二零二四年財政年度貢獻收入約人民幣238.3百萬元,同比增加約人民幣35.6百萬元或17.6% 。
二零二四年財政年度的收入較二零二三年財政年度有所增加的其他原因為於二零二三年七月完成收購浙江中光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及其附屬公司(「中光新能源」)。中光新能源的收入形成本集團的新能源及服務業務分部。中光新能源於二零二四年財政年度貢獻收入約人民幣186.0百萬元,較二零二三年財政年度下半年貢獻收入約人民幣77.1百萬元,同比增加約人民幣108.9百萬元或141.2% 。
若不計及掌御公司及中光新能源於二零二四年財政年度的收入貢獻,無線通信業務分部錄得收入由二零二三年財政年度的約人民幣1,976.2百萬元增加約人民幣119.5百萬元或6.0%至二零二四年財政年度的約人民幣2,095.7 百萬元。以下為按業務分部類別對收入的分析。
集成電路及數字科技
隨著二零二二年七月完成對掌御公司的收購,由掌御公司組成的新業務分部集成電路及數字科技(為更準確反映本集團的業務營運及發展,數字科技及數字安全業務分部已於二零二四年財年度更名為集成電路及數字科技業務分部)已形成。於二零二四年財政年度,掌御公司錄得收入約人民幣238.3百萬元(較二零二三年財政年度約人民幣202.7百萬元增加約人民幣35.6百萬元或約17.6%),其中來自(i)設計服務的收入約人民幣58.7百萬元(二零二三年財政年度:約人民幣44.4百萬元);(ii)流片服務的收入約人民幣102.1百萬元(二零二三年財政年度:約人民幣63.9百萬元);及(iii)數字科技、雲端運算及服務的收入約人民幣77.5百萬元(二零二三年財政年度:約人民幣94.4百萬元)。
新能源及服務
隨著二零二三年七月完成對中光新能源的收購,新業務分部新能源及服務已形成,聚焦透過太陽能產銷供應電力以及提供光熱發電技術的開發諮詢與技術服務。
於二零二四年財政年度,中光新能源已自該業務分部50MW及10MW發電設施的太陽能銷售中錄得收入約人民幣144.2百萬元。於二零二四年財政年度,50MW發電站已發電4,915小時(同比減少約5.7%),發電量140.15百萬千瓦時(同比減少約8.1%),其中上網電量138.26百萬千瓦時(同比減少約7.8%)。二零二四年財政年度的收入亦包括來自運營及維護(「運維」)以及其他的收入約人民幣41.8百萬元。運維業務的發展將不僅豐富新能源及服務業務分部的收入基礎,更為本集團創造可持續、穩定的收入源流。新能源及服務業務分部將為本集團提供穩定持續的收益流,標誌著本集團成功邁向全新的業務多元化舞台。
無線通信
於二零二四年財政年度持續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由於本集團加大市場開拓力度,採用更具競爭力的定價策略並拓寬產品組合廣度以維持其市場地位並獲得中國主要電信營運商的訂單,無線通信信業務分部的收入較上年小幅增長人民幣119.5百萬元或6.0% 。
毛利率
於二零二四年財政年度,本集團之整體毛利率約為18.5% ,較二零二三年財政年度約19.3% ,同比減少約0.8個百分點。若不計及集成電路及數字科技業務分部以及新能源及服務業務分部,二零二四年財政年度其餘無線通信業務分部取得約14.0%的綜合毛利率,較上年約15.3%的毛利率減少約1.3個百分點。於二零二四年財政年度,集成電路及數字科技業務分部取得約36.2%的毛利率(二零二三年財政年度為約41.7%),同比下降約5.5個百分點。於二零二四年財政年度,新能源及服務業務分部取得47.6%的毛利率(自二零二三年七月完成收購後及直至二零二三年財政年度末,約為61.8%),同比下降約14.2個百分點。
如前所述,因面臨激烈的市場競爭,無線通信業務分部為維持市場份額,採取更具競爭力的定價策略以爭取更多訂單,因此毛利同比有所下降。
儘管毛利率略有下降,但收入的增長抵消了毛利率下降的影響。二零二四年財政年度無線通信業務分部的毛利貢獻錄得由二零二三年財政年度的人民幣302.5百萬元同比小幅減少約人民幣2.7百萬元或0.9%至二零二四年財政年度的人民幣299.8百萬元。
集成電路及數字科技業務分部於二零二四年財政年度整體毛利率約為36.2%(二零二三年財政年度毛利率約為41.7%),同比下降約5.5個百分點。由於數字科技、雲端運算及服務業務的性質,毛利率普遍高於無線通信業務分部。由於二零二四年財政年度產品結構較二零二三年財政年度有所變動,二零二四年財政年度集成電路及數字科技業務分部的毛利率有所下降,而毛利貢獻則達到約人民幣86.4百萬元,較二零二三年財政年度的約人民幣84.5百萬元小幅增加約人民幣1.9百萬元或約2.2% 。
新能源及服務業務分部於二零二四年財政年度之整體毛利率約為47.6% ,對本集團於二零二四年財政年度的毛利貢獻約為人民幣88.3百萬元。於二零二三年財政年度,於二零二三年七月完成收購後,新能源及服務業務分部錄得毛利率約為61.8%及毛利貢獻約為人民幣47.6百萬元。新能源及服務業務分部毛利率下降乃由於於二零二四年財政年度,技術改造及維護導致直接運營成本增加。此外,新能源及服務業務分部的運維及其他收入的毛利率低於光熱發電,因此較二零二三年財政年度其收購後的貢獻,新能源及服務業務分部於二零二四年財政年度錄得較低毛利率。由於集成電路及數字科技、新能源及服務業務分部的毛利率高於無線通信業務分部,本集團的綜合毛利率同比略微下降。
為提高本集團之毛利率,本集團將通過加大新產品研發投入、新技術應用及高附加值服務開發力度,提升產品盈利能力。此外,本集團將繼續推進智能化、信息化、精益開發。除了微創新、微經營活動外,本集團還將繼續提高產出效率、降低人工和物料消耗、嚴控進貨成本,加強庫存管理,以突破成本改善的瓶頸,維持適當的毛利率,應對市場競爭的壓力。隨着中國國內市場及國外市場對綠色可再生能源使用的重視程度及趨勢日益增長,以及人工智能蓬勃發展的時代對集成電路及數字科技的需求不斷增長,本集團預測兩個新業務分部-集成電路及數字科技以及新能源及服務業務分部的進一步發展,將進一步為本集團的長期可持續發展及盈利能力作出貢獻。
其他經營收入
其他經營收入由二零二三年財政年度約人民幣31.6百萬元增加約人民幣4.4百萬元或約13.9%至二零二四年財政年度約人民幣36.0百萬元。增加乃主要由於:
銷售及分銷開支
銷售及分銷開支由二零二三年財政年度約人民幣107.8百萬元增加約人民幣23.4百萬元或約21.7%至二零二四年財政年度約人民幣131.2百萬元。該增加乃由於市場開拓力度增加導致銷售及分銷開支項下的薪金開支增加以及運輸成本及業務開發費用增加等多項因素綜合所致。
行政開支
行政開支由二零二三年財政年度約人民幣72.5百萬元增加約人民幣27.3百萬元或約37.7%至二零二四年財政年度約人民幣99.8百萬元。增加乃主要由於(i)中光新能源於二零二四年財政年度的全年合併(僅比較於二零二三年財政年度收購完成後的5個月的行政開支);及(ii)因於二零二四年財政年度進行多項企業行動(如關連交易及須予披露交易)而導致法律及專業費用增加。
貿易應收及其他應收款項之減值虧損
於二零二四年財政年度錄得的貿易應收及其他應收款項之減值虧損約人民幣7.0百萬元(二零二三年財政年度:減值虧損約人民幣26.6百萬元)。
其他經營開支
其他經營開支由二零二三年財政年度約人民幣125.5百萬元增加約人民幣33.7百萬元或約26.9%至二零二四年財政年度約人民幣159.2百萬元。有關變動主要由於研究與開發(「研發」)開支從二零二三年財政年度的約人民幣114.7百萬元增加至二零二四年財政年度的約人民幣148.3百萬元,同比增加約人民幣33.6百萬元或約29.3% 。二零二四年財政年度研發開支中約人民幣118.9百萬元(同比增加約人民幣22.6百萬元或23.5%)乃由於二零二四年財政年度進行持續研發活動以修改及改進本集團電信產品所致;約人民幣20.0百萬元乃由於掌御公司於二零二四年財政年度進行研發所致;及約人民幣9.4百萬元乃由於中光新能源於二零二四年財政年度進行研發所致(二零二三年財政年度下半年約人民幣4.8百萬元)。
利息開支
利息開支由二零二三年財政年度約人民幣31.0百萬元增加約人民幣20.5百萬元或約66.1%至二零二四年財政年度約人民幣51.5百萬元,乃主要由於於二零二三年財政年度收購中光新能源的銀行借款及二零二四年財政年度與中光新能源銀行貸款有關的全年利息開支。
除稅前溢利
除稅前溢利由二零二三年財政年度約人民幣125.5百萬元減少約人民幣36.8百萬元或約29.3%至二零二四年財政年度約人民幣88.7百萬元。
所得稅
由於本集團的主要附屬公司江蘇亨鑫科技有限公司(「江蘇亨鑫」)、掌御公司及中光新能源的附屬公司、青海中控太陽能發電有限公司獲評為中國高科技企業,故二零二四年財政年度享有15%優惠稅率。所得稅開支由二零二三年財政年度的約人民幣21.4百萬元減少約人民幣6.0百萬元或約28.0%至二零二四年財政年度的約人民幣15.4百萬元,乃由於除稅前溢利減少。
本公司權益股東應佔溢利
就上述而言,考慮非控股權益的影響後(二零二四年財政年度非控股權益應佔溢利因二零二四年七月完成收購掌御公司餘下49%股權而減少),本公司權益股東應佔溢利由二零二三年財政年度約人民幣69.7百萬元減少約人民幣27.5百萬元或約39.5%至二零二四年財政年度約人民幣42.2百萬元。
綜合財務狀況表
綜合財務狀況表項目的重大變化之解釋如下:
無形資產
於二零二四年十二月三十一日的無形資產約人民幣227.5百萬元(於二零二三年十二月三十一日:人民幣241.5百萬元),減少約人民幣14.0百萬元或約5.8% ,主要包括客戶關係、專利、知識產權資源及許可證。該減少乃主要由於二零二四年財政年度的攤銷。
商譽
於二零二四年十二月三十一日的商譽約人民幣201.6百萬元(於二零二三年十二月三十一日:人民幣201.6百萬元),其中人民幣155.1百萬元乃由於在二零二二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止年度收購掌御公司所致及人民幣46.5百萬元乃由於在二零二三年財政年度收購中光新能源所致。根據本集團委聘的外部估值公司進行的獨立估值,於二零二四年財政年度無需進行商譽減值。
存貨及其他合約成本
存貨及其他合約成本(包括原材料、在製品及製成品以及其他合約成本)由二零二三年十二月三十一日約人民幣194.9百萬元增加約人民幣32.3百萬元或約16.6%至二零二四年十二月三十一日約人民幣227.2百萬元。增加乃主要由於無線通信業務分部的製成品因臨近二零二四年財政年度末的在途貨物而有所增加。
貿易應收及其他應收款項
貿易應付及其他應付款項
流動銀行貸款及非流動銀行貸款
於二零二四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流動及非流動銀行貸款共計約人民幣1,498,0百萬元(於二零二三年十二月三十一日:約人民幣1,012.9百萬元)。流動及非流動銀行貸款總額增加,主要由於二零二四年財政年度新增貸款以為收購掌御公司餘下49%股權提供資金。
附屬公司
本公司的主要附屬公司為江蘇亨鑫、江蘇亨鑫無線技術有限公司、Hengxin Technology (India) Pvt Ltd 、亨鑫科技國際有限公司、HODL PCC Limited 、江蘇亨鑫眾聯通信技術有限公司、亨鑫元宇科技有限公司、鑫科芯(蘇州)科技有限公司、宜興市天躍企業管理諮詢合夥企業(有限合夥)、南京掌御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上海掌御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無錫思海科技有限公司、上海掌御半導體有限公司、杭州龍控中光企業控股合夥企業(有限合夥)、浙江中光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中光(青海)新能源技術有限公司、和力(青海)運維技術有限公司、青海中控太陽能發電有限公司及青海眾控太陽能發電有限公司。
外幣風險
人民幣(「人民幣」)為本集團的功能貨幣。本集團須承受人民幣以外貨幣的外幣風險。本集團有以外幣計算的銷售,其收入及成本以人民幣、印度盧比(「印度盧比」)及美元(「美元」)計值。本集團之部份銀行結餘以美元、新加坡元(「新加坡元」)、港元(「港元」)及印度盧比計值,而部分成本可能以港元、新加坡元及印度盧比計值。本集團設有對沖政策以平衡其與日俱增的外幣波動風險產生的不確定性與機會損失,根據該政策,遠期外匯合約可用於消除外幣風險。於報告期末,本集團訂立若干遠期合約以對沖美元匯率的預期波動以及將繼續監察外幣風險,並於有需要時考慮對沖其他重大外幣風險。
捐款及資本承擔
於二零二四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本集團就購買物業、廠房及設備的資本承擔約為人民幣914,000元(二零二三年十二月三十一日:約人民幣10,577,000元)。
本集團中國附屬公司已簽訂一份意向函,以自二零零七年起為期20年於盈利年度向中國一個慈善組織每年捐款人民幣500,000元。於二零二四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捐款承擔約為人民幣1,000,000元(二零二三年十二月三十一日:約人民幣1,500,000元)。
資產擔保或抵押
於二零二四年十二月三十一日,約為人民幣403,659,000元的按金(二零二三年:人民幣30,164,000元)已抵押予銀行,作為客戶合約競標及發行擔保函的擔保。已抵押銀行存款按平均實際年利率1.4610%(二零二三年:1.3933%)計息及期限為約4至60個月(二零二三年:4至60個月)。餘下已抵押存款乃關於年內訂立以對沖採購原材料的商品期貨合約的保證金。
於二零二四年十二月三十一日,約為人民幣35,000,000元的按金(二零二三年:人民幣35,000,000元)、約為人民幣790,562,000元的發電設施(二零二三年:人民幣824,517,000元)以及人民幣約為328,027,000元(二零二三年:人民幣256,940,000元)的貿易應收款項及應收票據按年利率2.40%至4.25%(二零二三年:4.35%至4.90%)已抵押予銀行以獲得有抵押銀行貸款及銀行融資。已抵押銀行存款按平均實際年利率2.9975%(二零二三年:2.9770%)計息,為期156個月。已抵押存款將於相關銀行融資到期時解除。
流動資金及財務資源
於二零二四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本集團的資產總值約為人民幣4,666,187,000元(二零二三年:人民幣4,247,771,000元)(其中流動資產約為人民幣2,928,291,000元(二零二三年:約為人民幣2,517,664,000元)及非流動資產約為人民幣1,737,896,000元(二零二三年:約為人民幣1,730,107,000元)),負債總額約為人民幣2,319,095,000元(二零二三年:約為人民幣1,509,198,000元)(其中流動負債約為人民幣1,229,692,000元(二零二三年:約為人民幣648,831,000元)及非流動負債約為人民幣1,089,403,000元(二零二三年:約為人民幣860,367,000元)),及本公司權益股東應佔股東權益約為人民幣1,561,877,000元(二零二三年:約為人民幣1,925,709,000元)。於二零二四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本集團的現金、定期存款以及已抵押存款約為人民幣1,455,212,000元(二零二三年十二月三十一日:約為人民幣1,380,821,000元)。於二零二四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本集團有按固定利率計息之一年內到期的流動銀行貸款約為人民幣424,602,000元(二零二三年:約為人民幣176,543,000元)及按固定利率計息的非流動銀行貸款約人民幣1,073,417,000元(二零二三年十二月三十一日:約為人民幣836,366,000元)。於二零二四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本集團之未動用銀行借款融資約為人民幣2,844,000,000元(二零二三年:約為人民幣3,251,000,000元)。
本集團通常以內部產生的現金流量及短期銀行借款為其營運提供資金。
本集團會對其資本進行管理,以確保本集團能夠持續經營,同時透過優化債務與資本間的平衡最大限度地提高股東回報。
管理層根據本集團的債務資產比率監察資本。此比率乃按負債總額除以資產總值計算。
於報告期末,本集團符合外部借款的所有資本規定。